第二、三、六支部:上外离退休党总支组织部分退休党员参观上海中医药大学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9-05-17浏览次数:258

作者:孙学林

习近平同志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理念,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19514日上午,校离退休党总支结合退休党员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组织二、三、六支部党员近80人赴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党建+健康”的爱国主义参观学习活动。中医药大学后勤保障处、校红十字会领导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为这次活动作了周到安排。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小平教授为我们作了《老年同志饮食养生》的精彩讲座。在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文小平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了老年同志的饮食养生理念及中药、人参等补品的食用方法。文教授结合学术成果和临床工作经验,指出,中医养生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顺应协调,具有身心和谐、动静结合、天人交融的特色。许多理念与方法早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中医学防病保健的过程中。文教授从中医五行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相互影响协调的关系,条理清晰地讲解了中医学四气:寒、凉、温、热(平),五味:辛、酸、甘、苦、咸(淡)及作用。针对老年同志的养生特点,文教授细心地讲解了生活中老年人经常食用的补品如大枣、蜂蜜、银杏、核桃、桂圆、黑木耳、黑芝麻和食用补药人参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文小平教授的精彩讲演,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讲座后还预留了个别咨询时间,老师们围着文教授问这问那,得知文教授每周都有专家门诊在离我校很近的岳阳医院时,都非常高兴。


之后,结合刚听完的健康讲座,我们走进了毗邻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史料,向参观者讲述着中医药学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轨迹,旨在弘扬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

党员们兵分两路,在志愿者同学的悉心讲解中,由一层至三层拾级而上,分别参观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陈列馆、校史陈列馆三个部分,党员们在近一个小时的参观中深感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医药文化的风采和中华民族的智慧而骄傲。自5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起,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将免费向社会开放一个月,不少老师相约再次前来,细细品味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意犹未尽地从雅致、新颖、大气的博物馆出来,各支部纷纷合影留念,为这次红色的健康之旅留下永恒的瞬间。